种业振兴在行动|从“两系”水稻起源到楚“稻”辉煌历程

作者:本站编辑 来源:原创 发布日期:2025-09-29 浏览次数:

素有“千湖之省、鱼米之乡”美誉的湖北不仅是稻作文明的发源地之一,我国独创育种技术——“两系法”杂交水稻也起源于这里。至今,这项技术也是我国超级杂交水稻育种最常用的技术之一。

图片1.png

武汉大学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教授、博士生导师李绍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“两系法”杂交水稻相较于传统的三系杂交水稻,简化了育种过程,这一创新使得水稻育种更为高效便捷。

图片2.png


“‘两系法’是我们杂交水稻育种上的一项重大技术,从近十年,我们国家审定的杂交水稻品种来看,‘两系法’的品种可能占到一半左右,从公司的自身角度来说,我们可能占比更高一些,可能占到60%到70%。”在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湖北省种子集团”)基因实验室,湖北省种子集团副总经理王世才解释道,“比如,我们刚刚列入湖北省2025年主推品种的‘清两优1185’最典型的‘两系法’杂交水稻,比较好的株叶形态,超好品质。”

图片3.png


湖北省种子集团作为“育繁推一体化企业”,构建起“研发—繁育—生产—推广”的完整产业链。从实验室到田间试验,湖北省种子集团努力将“实验室基因”转化为“田间丰收”。

“‘清两优1185’在我们引进的优质材料中进行杂交,杂交过程中进行筛选,从杂交一代一直筛选至四代、五代的时候,开始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。”湖北省种子集团水稻首席专家吕德安讲到品种的培育过程,“我们公司除了两系的‘清两优’和‘汉两优’水稻品种以外,三系水稻品种也是我们公司将来的主打品种。”

图片4.png


在湖北省种子集团鄂州繁种基地,湖北省种子集团水稻事业部经理周亮介绍,除了鄂州制种基地外,公司在福建建宁、湖北黄冈、江苏盐城等地,安排水稻制繁种面积达3万余亩,生产种子预计1000余万公斤,推广种植预计500万亩以上。

图片5.png


在与湖北省接壤的安徽省六安市,水稻种子观摩会火热召开,“每年八、九月份,我们都会举行大型经销商观摩会。”周亮说。

图片6.png


据湖北省种子集团总经理邵仁学介绍,湖北种子集团水稻产业在稳定早杂、常规稻优势基础上,重点突围发展杂交中稻,近年来,公司通过培育“汉两优”、“清两优”系列,力争打造两到三个销量超百万斤的大单品。他说,公司成功引进长粒型优质杂交香稻、高产型籼粳杂交稻,以及镉低吸附等多个水稻新品种,湖北种子集团水稻产业将实现质的突破,为牢牢端稳中国饭碗,贡献湖北公司力量。

图片7.png


稻谷起源于中国长江流域,塑造了中华文明。“两系法”杂交水稻技术,又使我国育种技术遥遥领先全世界。传统从未远去,它化作种子里的基因密码代代传承。从原始起源,到现代稻种辉煌,农发种业人正在确立和实施新的水稻“育繁推”理念,最大化满足世界对各种类型水稻品种的需求,也将会为水稻创造“无限”的可能。

联系电话:010-88067008 传真:010-88067017 监事会电话:88067509 邮箱:webmaster@cnadc.com.cn
地址:北京市西城区西单民丰胡同31号中水大厦 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|   京ICP备11031804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