榜样力量|山丹马场“马二代”刘国年 匠心守护草原生灵 传承书写责任荣光

作者:本站编辑 来源:原创 发布日期:2025-08-28 浏览次数:

在祁连山冷龙岭北麓的山丹马场,广袤草原上那道“一人一马”的巡护身影,是这片土地上最动人的风景之一。牧马人不时驻足,或俯身检视草地长势,或耐心叮嘱游客守护生态,他就是刘国年,一位扎根马场26年的“马二代”,更是首届“山丹工匠”荣誉称号的草原守护者,以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这片土地的生灵与生态。

多重身份加身,践行生态使命

刘国年的人生与马匹、草原紧紧相连,作为马产业基地队长,他是育马、牧马领域的行家里手;近年来,他又多了“林长”“河长”身份,与10多名同事组成巡护队,每日奔波在十几公里的责任区内,守护河流清澈、草原葱郁。

9f984c8076890a2b7e24e02f0a9b03a2.png

“刘队,山那边又看到一群白臀鹿,得有100多只!”这样的惊喜,早已是刘国年巡护日常的一部分。如今在他的巡护日志里,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臀鹿成了“常客”,岩羊、野狼也频频现身。这份生态答卷的背后,是山丹马场“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”的坚定实践,更离不开“牧马人”的日夜坚守——通过降低载畜量、对105万亩共牧区实施禁牧,马场草原综合植被覆盖率已达86.98%,可食牧草比例提升至96%,昔日的草原正以更富生机的姿态拥抱万物。

深耕育马领域,铸就工匠品质

首届“山丹工匠”的荣誉,是对刘国年26年专业坚守的最佳褒奖。他全身心扑在畜牧兽医技术推广、动物防检疫及马匹繁育改良工作中,2017年马产业基地刚运行时,人员变动、畜群调整事务繁杂,即便家距单位仅3公里,他仍选择吃住在基地,确保各项工作稳步推进。面对冬春季马匹胃肠炎、间质性肺气肿死亡率高的难题,刘国年成了病畜圈旁的“守夜人”,并摒弃“只肌注抗菌素”单一疗法,创新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,将治愈率提升至82%以上。

cb9ebb698153c878f0818995830c69f1.png

在速力马培育领域,他的成绩单同样亮眼,2022年带领团队完成山丹马杂交改良重大科技研发项目,繁活杂一代马驹127匹;2023年繁活113匹;截至2024年9月底,马匹存栏达700匹。他带领团队不断优化配种技术,让山丹马场的配种技术始终稳居国内领先地位。

救助野生动物,行动传递温度

“守护”二字,早已融入刘国年的血脉。除了守护马匹与草原,他还不遗余力救助野生动物。曾经接到放牧职工“公路旁有受伤野鹿”的电话后,刘国年第一时间带队赶赴现场。眼前的景象让人心疼,一只怀有身孕的马鹿(国家二级保护动物)四肢被铁丝围栏缠绕,蹄子流血不止,关节已错位。他立即安排兽医包扎伤口、复位关节,同时联系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,合力为这只马鹿搭建“生命守护网”。

从“军马守护者”到“草原生灵守护者”,刘国年始终秉持着“山丹工匠”精益求精的精神,在祁连山北麓的山丹马场,书写责任与担当。如今46岁的他,依旧扎根马场一线,带领团队深耕配种技术,用日复一日的专注与坚守,守护着这片草原上的生灵,让山丹马场的配种技术始终稳居国内领先地位。这份对职业的敬畏、对技艺的执着,不仅是他个人的精神坐标,更折射出新时代劳动者“爱岗敬业、精益求精”的工匠精神,为山丹马场未来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。

上一篇 | 没有了

下一篇 | 榜样力量|几内亚比绍的中国闯海人

关闭
联系电话:010-88067008 传真:010-88067017 监事会电话:88067509 邮箱:webmaster@cnadc.com.cn
地址:北京市西城区西单民丰胡同31号中水大厦 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|   京ICP备11031804号-1